约附近100元4小时电话或微信_大学生空降平台,24小时全国空降可约,全国楼凤约平台

中国药理学会
会员中心 | 联系我们
 
首页

《中药药效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版组稿通知

来源:中国药理学会网     字号:[] [] []    打印
 

由陈奇教授主编《中药药效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版)20052月人卫出版以来,已过去8年,内容需要更新。

本书第2版读者对象定位于中医药研究工作者,用于中医药科学研究及创新药物开发参考书。

本书第2版是《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第3版)第4篇“常见病症中药研究方法” 的具体化,可供研究新药及申报新中药“技术指南”的研究思路及详细具体操作方法的参考。

现新版中医药院校教材《中药药理学》(人卫出版,2012年)将本书列为第一本主要参考书。许多中医药院校将本书作为考研主要参考书及教学用书。故将本书2版也可供中医药研究生(包括硕士、博士生)及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用书。

本书2版将成为以病、症为章,典型、实用、常用方法,具中医药特色、可操作性强的权威性著作。

第二版内容特点:

(一)以病名展开中药药效研究思路与方法,对中西医相互理解病因、病机、中药功效,对西医病与中医证的思路与方法结合,是中西医的结合点与突破口。本书再版与提高,对促进中西医药结合有重要意义。本书章名、病名、症名、证名及关键词同时采用英文名。

(二)第1220万字。第2版要增加方法实例及图表,总字数基本不变或稍增。出版社考虑到销售量,书不能太厚。2字数约220-250万字。由于全书字数限制,故要求文字及内容精炼。删去一些章(删去第一篇第4、5、6章,第二篇第1章)。省略或删去空洞理论。每章文字更精炼。病因病机中西医合并、压缩字数。参考文献压缩至3-5个。重点方法有实例,而不常用方法只简单介绍或省略。

(三)本书以病症为对象研究中药药效研思路与方法的权威著作。每章内容有以下增加:

1、治疗中药:中药学及中药药理学历来是以中药功效分类介绍,而现代医学治疗疾病用药是以病为中心。本书2是探讨中药治疗疾病以现代医学的病为中心,介绍治疗疾病的中药药效。第1版限定一般举例各3-5个药,而第2版分为单味中药、中药方剂、中成药,每类一般各5-8个药。每个药有治疗效果或特点的介绍及作用、作用机制,并尽可能与功效结合。使读者看了这一章,了解目前防治这个病,有那些有效的药物及其作用、作用机制。

2研究思路:病因病机、研究思路尽量采用图解说明。第1版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缺乏辨病与辨证相结的思路与动物模型。第2版要突出中医药特点,不只是从现代医药发病机制,要增加中医药理论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例如,糖尿病章要根据近些年中医对糖屎病分阴虚(虚证)、湿热(实证)不同证型,增加中医两种不同证型研究思路与方法。使中药药效研究与中医理论相结合。各章尽量写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中药药效研究思路与方法。

3、研究方法:第1版由于考虑是教材,各种研究方法只是一般性介绍。而第2版读者对象是研究者,对典型、常用、重要方法及新方法,有具体详细操作方法实例,这是第2版特色。实例由实验操作过或发表过科研论文作者写出详细方法(包括动物、中药、试剂及其配置方法、仪器设备、方法操作过程、结果、注意及经验、方法评价)。实验操作及结果尽量配合图解、表格。每章即每个病的研究方法,由一两位有热心、有成就者牵头,组成全国在这方面有经验或操作过同行写成,使本书成为具中医药特色、实用性强的权威著作。

组稿方法:

本书2版组稿通知,可通过“百度”进入“江西省药理学会”网页“通知”栏及“中国药理学会”网页。

在全国征求第2版的样稿、目录及各章负责人,也欢迎对某些病、症、证有研究者提供并承担编写典型实验方法。欢迎对本书有兴趣专家、学者及专业工作者参加,并填回执。

第二版组稿时间安排:

20133月开始组稿。

20137月组稿会(在上海召开的中国药理学会全国学术研讨会期间开组稿会)?;嵋槿范柯肌⒄故炯父鲅寮氨嘈醋⒁馐孪?,确定各章负责人、各篇负责人。

201312月审定稿会。北京或外地。

第二版交稿及出版:

20145月交人卫出版社。稿件齐、定、清,用电子版交出版社。

2014年底出版发行。

作者:参加编写约200人。

编委及副主编为本书写稿、组稿、审稿或编委会会议给予资助等有贡献者为编委,贡献大者为副主编。


回执(请用电子邮件发至陈奇:chenqi606@126.com 电话:0791-86825769(办)

姓 名

职称/

职务

博士/

博导

单位及地址

手 机

电子邮箱

l 为本书再版作贡献及承担任务

l 是否可提供样稿:

l 请对如何第2版提出宝贵意见与建议:

l 新作者请介绍有关研究工作背景:

回执表.doc

中国药理学会
京ICP备18017554号-2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922号
1999-2024 中国药理学会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纬路甲2号
邮政编码:100050
友情链接

中国药理学会 微信二维码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