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 “定量药理与新药评价”国际学术会议(ISQP)于2010年10月29-31日在厦门国际会展酒店召开。此次国际学术盛会由中国药理学会数学药理专业委员会、华侨大学分子药物学研究所、《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社、安徽省药物临床评价中心联合主办,辉瑞公司、阿斯利康公司、分子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药物临床评价中心、厦门市科技局、上海瀛科隆医药开发有限公司、安徽医科大学药学院等单位协办。共有来自大陆及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新加坡、泰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药品管理机构、学术界、企业界的近2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其中外籍代表30余名。
开幕式上,大会名誉主席孙瑞元教授、大会中方主席许瑞安教授、大会外方主席史军博士、国际资深专家Bob Powell教授、协办方代表辉瑞公司郭峰博士、华侨大学副校长徐西鹏教授等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中国药理学会理事长杜冠华教授专程发来贺电表示祝贺。学术报告分为大会报告和4个专题报告,包括“建模和模拟定量技术、药动学-药效学模型”、“生物制剂研发、中药研发及评价”、“抗癌新药研发、药物吸收建模及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评价”、“临床试验、群体药动学-药效学”等。大会非常地荣幸请到了国际权威专家诺贝尔奖获得者Erwin Neher教授为参会代表作了题为“中枢神经系统信号及信号分子”的精彩演讲;美国FDA定量药理审评室副主任Yaning Wang(王亚宁)博士做主题报告,介绍定量药理学在新药研发及美国FDA审评中的重要作用;SFDA的曹彩教授和高晨燕教授分别就新药研发中临床试验和药代动力学研究涉及的难点问题及审评要点做了精彩报告。另外还有许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如Bob Powell、Rene Bruno、Jun Shi、Farzin Farzaneh、Ling Chen、Earl Hulihan、Jianguo Li、Liping Zhang、Chuanpu Hu、Diane Wang等也都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这次大会共进行了大会报告18场,分会报告26场,共计44场,自始至终贯彻着充沛而热烈的学术氛围。最后由外方主席史军教授及郑青山教授进行了大会总结并初步拟定2011年10月左右在上海召开第三届ISQP,大会秘书长谢海棠教授致闭幕词。
会议期间还召开了中国药理学会数学药理专业委员会扩大理事会,会议就下一届“定量药理与新药评价国际会议”举办地、学会与FDA、SFDA及国内外各界合作进行标志性研究、学会协助SFDA编写技术问题的专家共识、《定量药理学(第2版)》的编写、定量药理学培训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孙瑞元教授最后做总结性发言,他提出三点重要意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加强定量药理学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中国定量药理学的发展要有创新意识,要有自己的特色;定量药理学研究要着眼于解决新药研发及基础和临床药理学中的实际问题。郑青山教授主持了会议,共有20名理事和专家参加了会议,其中理事14名,中国药理学会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魏伟教授、分子药物学研究所所长许瑞安教授以及其他国际知名定量药理专家列席了会议。
此次国际会议内容丰富,学术报告新颖,交流讨论热烈,扩大了定量药理学在中国及国际上的影响,增进了业内交流,必将对我国的定量药理学、新药研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与会代表合影
大会主席台
(谢海棠、黄晓晖、刘红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