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附近100元4小时电话或微信_大学生空降平台,24小时全国空降可约,全国楼凤约平台

中国药理学会
会员中心 | 联系我们
 
首页

2024世界生命科学大会召开

来源:中国药理学会网     字号:[] [] []    打印
 

2024世界生命科学大会于20241019-21日在海南省琼海市博鳌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和海南大学共同主办,联合体21个成员学会、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崖州湾国家实验室、纵深垠(海南)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大会以“同一世界,共享健康”为主题,吸引了国内外逾2000位专家学者出席,包括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位美国拉斯克医学奖获得者、67位中外院士,以及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位生命科学领域的科学家。应联合体邀请,我会秘书长张永鹤教授担任大会组委会秘书长,理事长张永祥教授担任组委会委员,党委书记杜冠华教授、副监事长魏伟教授任大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大会邀请生命科学领域10位中外著名学者,聚焦生命科学领域前沿进展、生物技术领域风向标以及健康领域民众普遍关注的热点,作大会主旨报告。同时,围绕基础生命科学、医学、农业、生态环境、合成生物学和人工智能等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交叉学科,举办生命科学不同子领域的分论坛和特色论坛44个。其中中国药理学会组织的三个论坛分别是:临床药理学与新药临床研究(Clinical Pharmacology and Clinical Research of New Drugs)、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理及新药研究(Pathogenesis and New Drug Research of Alzheimer’s Disease)和天然产物与传统药物药理学(Pharmacology of Natural Products and Traditional Medicines)。每个论坛设中外论坛主席各一位,邀请国内外专家6-8位作学术报告。在一年多的筹备时间中,我会领导及工作人员多次参加联合体筹备会议,并召开工作会议,讨论筹备工作,与论坛主席反复沟通商讨能代表本领域世界前沿进展的学术报告人选,并与报告人保持密切联系,安排会务等事。


会场全景

1019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在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大会中方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武维华在致辞中表示,生命科学已经发展成为自然科学最活跃的前沿学科之一。本次大会为国内外科学家提供展示生命科学前沿成果、探索生命科学和健康领域的学术平台。大会外方主席、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兰迪·谢克曼(Randy Schekman)表示,本次大会的主题同一世界,共享健康不仅强调了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承诺,也凸显了应对全球健康挑战的紧迫性。


大会开幕式


中国药理学会部分参会嘉宾合影

1019日下午,“临床药理学与新药临床研究”(Clinical Pharmacology and Clinical Research of New Drugs)论坛首先举行。论坛由我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崔一民教授和欧洲科学院院士、瑞士苏黎世大学医院Gerhard Rogler教授担任共同主席。论坛共邀请6位报告人。瑞士苏黎世大学医院Gerhard Rogler教授首先作题为“Proton-sensing 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s as new drug targets in fibrosis and cancer”的报告,围绕目前炎性肠病药物治疗瓶颈,聚焦GPR4家族的质子感应G蛋白偶联受体对肠炎症和肠纤维化的作用,为炎性肠病治疗带来新前景方法;中国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施炯教授报告题目为“Clinical trials of new drugs for AD”,系统分析了阿尔兹海默症的疾病特点与病理学变化,强调早期诊断是提升治疗效果的关键,总结了阿尔兹海默症治疗药物及其研究进展,提出了以GLP-1、Rac1Senolytic为代表的新靶点药物在阿尔兹海默症中的治疗前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倪合宇教授报告题为“Platelets are versatile cells: potential new drugs against major human diseases”,围绕血小板的多种细胞生物学功能,生动阐释了血小板在脑卒中、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疾病中的作用,并介绍了靶向血小板创新药物研发过程与经验,为临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樊雪梅教授在报告“An effective and safe strategy for anti-thrombosis therapy by monoclonal antibody blocking the interaction of FIXa with FVIlla”中,围绕凝血因子IXaVIIIa,总结了临床现有抗凝血药物的药理机制与治疗瓶颈,设计并构建了靶向FVIIIa-FIXa相互作用的创新药物,为临床抗血栓药物治疗中平衡抗血栓与出血风险提供了新思路;南方医科大学丁长海教授的报告“Investigator initiated trials (IITs) in China” 聚焦于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总结了全球临床药物IIT现状并提出高质量IIT研究的合理性、必要性与可行性。详细介绍了课题组既往开展的IIT过程,为创新药物临床研究提供了示范与经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刘笑芬教授在报告“The Advancement of Antimicrobial Clinical Pharmacology in China”中,介绍了课题组构建的小分子创新抗菌药物临床评价与临床药理学平台,回顾总结了创新抗菌药物临床评价的现状,强调了抗菌药物临床精准治疗的重要性。论坛最后由Gerhard Rogler教授为会议论坛总结致辞,并由我会理事长张永祥教授、党委书记兼副理事长杜冠华教授、副监事长魏伟教授为各位报告人颁发证书。


“临床药理学与新药临床研究”论坛嘉宾合影

1020日下午,“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理及新药研究”(Pathogenesis and New Drug Research of Alzhermer's Disease)论坛召开。我会副理事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李林教授和美国纽约城市大学Alejandra Alonso教授担任论坛共同主席。论坛共邀请8位中外学者作报告。Alejandra Alonso教授首先在题为“Mechanism of Tau-induced Neurodegeneration with Changes in Its Function Beyond Microtubule Stability”的报告中通过构建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小鼠模型,描述了阿尔茨海默病中双螺旋细丝成分中tau蛋白过度磷酸化诱导的神经退行机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王建枝教授所作报告“Role of the phosphorylated tau accumulation in Alzheimer neurodegeneration and its specific targeting”阐述了针对磷酸化tau蛋白的靶向疗法,特别是靶向嵌合体疗法的研究进展;美国佛罗里达大学Thomas C. Foster教授报告题目为“Effect of peripheral cellular senescence on brain aging and cognitive decline”,通过基因表达研究描述了与认知衰退相关的大脑衰老,以及在面对衰老压力源是保持认知的恢复机制;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魏翠柏教授的报告“Application of Multimode Neuroimaging Brain Network in the Evaluation of Drug Efficacy on MCI”介绍了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生物标志物及多模态神经影像脑网络在轻度认知障碍药物疗效评价中的应用;美国维克森林大学Miranda E. Orr教授作了题为“Cellular Senescence as a Pathogenic Contributor and Therapeutic Target in Alzheimer’s Disease”的报告,介绍了tau蛋白聚集与细胞衰老之间的关系,由此确定了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治疗靶点,并验证了衰老细胞裂解药物对阿尔茨海默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彭英教授的报告“From stroke to Alzheimer’s Diseases: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3-n-butylphthalide and its derivatives”介绍了丁苯酞及其衍生物在缺血性中风和阿尔茨海默病模型中的神经?;ぷ饔茫幻拦松执笱龛航淌谧髁颂馕?/span>Deciphering molecular signaling mechanisms underlying Alzheimer’s disease”的报告,揭示阿尔茨海默病病理生理学的分子信号机制,并进一步鉴定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与衰老相关的认知障碍的潜在治疗靶点或生物标志物;青岛大学张汉霆教授在题为“Targeting phosphodiesterase for alcoholic dementia”的报告中,阐述了鉴定磷酸二酯酶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及在阿尔茨海默病和酒精中毒中的细胞内信号传导。李林教授和Alejandra Alonso教授风趣的主持使参会人沉浸在轻松的氛围中,热烈参与学术讨论。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理及新药研究”论坛嘉宾合影

1021日上午,我会组织的第三个论坛“天然产物与传统药物药理学(Pharmacology of Natural Products and Traditional Medicines)”如期召开。我会副秘书长、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军事医学研究院周文霞教授和国际药理学联合会天然药物药理学分会主席、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Valérie B. Schini-Kerth教授共同担任论坛主席。论坛共邀请6位国内外专家作特邀报告,另设两个青年报告。北京大学医学部李学军教授作题为“Epigenetic regulation in cancers and drug research”的报告,围绕表观遗传学与肿瘤及相关天然药物研究,聚焦于表观遗传异常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介绍了AD20这一天然化合物抗前列腺癌的作用,证实了AD20的表观遗传调节机制是其抑制前列腺癌生长的主要原因,并初步探讨了可能的靶点;Valérie B. Schini-Kerth教授的报告“Potential of natural products to improve aging-related impairment of the vascular and cardiac function” 系统分析了衰老和主要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和糖尿?。┫喙氐哪谄すδ苷习盏蓟?,并介绍了药物和天然产物,特别是浆果衍生产品,对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药理作用,为其改善衰老相关的血管和心脏功能损伤提供了依据;天津中医药大学王彧教授在报告“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Xuanfei Baidu Granule in Treating COVID-19”中,围绕解表中药—宣肺败毒方重塑宿主免疫稳态的多个环节,包括抑制过度固有免疫应答、减缓细胞因子风暴、调节肠道免疫微环境等多个角度,不仅解析了该方可能的靶点和信号通路,而且阐明了主要的活性物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英国罗伯特戈登大学Cherry Wainwright教授报告题为“Modern approaches to Natural Product Drug Discovery - Learning Lessons from Small Molecule Discovery programmes”,系统回顾了天然产物药物发现的现代方法,并结合具体例子,生动地介绍了天然产物药物发现的过程以及用于天然来源药物发现的一些先进技术的发展,为天然产物药物的发现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技术;军事医学研究院肖智勇教授作报告“Advancements in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olysaccharides for Combatting COVID-19”,聚焦在中药多糖,从抗病毒筛选体系构建、中药多糖抗病毒活性筛选与评价,及中药多糖抗病毒机制研究方面,介绍了中药多糖抗新型冠状肺炎的药理学研究进展;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David Adelson教授在报告“Systems and computational biology approaches to understanding the molecular mode of action of Yanshu (Compound Kushen) Injection”中分享了中药抗肿瘤品种复方苦参注射液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复方苦参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从细胞周期、基因表达及构建调控网络等方面进行作用机制的研究,论证了复方苦参注射液中多种化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其对癌细胞的整体作用。两位青年报告人均为David Adelson教授团队成员,报告了围绕复方苦参注射液展开的进一步工作:Yuka Harata-Lee博士报告了复方苦参注射液改善放射引起的胃肠粘膜炎严重程度的研究。复方苦参注射液在减轻辐射诱导的炎症反应方面具有显著作用,而且通过逆转辐射诱导的细胞凋亡来减轻组织损伤;申汉元博士介绍了CRISPR技术在复方苦参注射液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验证了复方苦参注射液的多靶点、多通路的协同作用模式,及CRISPR技术在中药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可行性。论坛最后由论坛共同主席Valérie B. Schini-Kerth教授进行了总结致辞。


“天然产物与传统药物药理学”论坛嘉宾合影

在本次世界生命科学大会期间,我会领导利用这一机会,与中外学者积极沟通和交流,19日晚,我会领导专门安排与全体论坛报告人进行了交流研讨,讨论了如何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学术进步和发展。特别讨论了第六届世界天然与传统药物药理学大会筹备、中英双边药理学术会议筹备等事,为推动我会国际学术交流、合作与发展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本次世界生命科学大会是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在新冠疫情后举办的首次大规模国际学术会议。我会作为联合体中唯一一个药学专业领域学会,我会领导高度重视,认真筹划和部署,办公室与临床药理、抗衰老与老年痴呆、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三个专委会密切合作,做了大量认真细致的筹备工作,为保障论坛圆满成功奠定了重要基础。我会组织的的三个论坛座无虚席,深受欢迎,非常成功。不仅学术水平高,也反映了我会认真细致、注重学术效益的办会原则,受到了大会和国内外学者的充分肯定。

中国药理学会
京ICP备18017554号-2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922号
1999-2024 中国药理学会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纬路甲2号
邮政编码:100050
友情链接

中国药理学会 微信二维码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