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附近100元4小时电话或微信_大学生空降平台,24小时全国空降可约,全国楼凤约平台

中国药理学会
会员中心 | 联系我们
 
首页

我会科普教育工作部召开会议推进学会科普工作

来源:中国药理学会网     字号:[] [] []    打印
 

科学技术普及(以下简称科普)是国家和社会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的活动,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普工作,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普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的科学素质快速提高,面对新时代新要求,为了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不断创新科普组织实施方式,提高科普的质量和水平,我会科普教育部于2024427日与620日召开两次工作会议,讨论部署学会科普相关工作。

2024427日,中国药理学会科普教育部工作会议在北京前门建国饭店召开。我会理事长张永祥教授、党委书记兼副理事长杜冠华教授、副理事长兼科普教育部部长李林教授、秘书长张永鹤教授以及科普教育部成员、办公室人员共13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现场

会议由张永鹤秘书长主持。张永祥理事长代表学会致辞,首先向全体参会人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科普工作是学会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组织开展科普工作是当前中国药理学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次会议是以学会的名义组织的第一次科普部工作会议,受邀前来参会的都是在科普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专家。希望大家各抒己见,针对如何更好地发挥学会的专业特色和优势资源、组织好开展好学会的科普工作、产生更好的效果、切实推动学会科普工作快速高质量发展等提出意见和建议。随后,张永祥理事长向各位科普教育工作部成员颁发了聘书。


张永祥理事长颁发聘书

李林副理事长从防治疾病日活动、科普宣教活动、科普作品成果、科普基地建设几方面,总结介绍了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5年以来组织的33项各类科普活动,并提出了学会开展科普工作的初步计划,包括:1.加强组织建设和科普人才队伍建设;2.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和义诊咨询活动;3.加强科普作品建设;4.建设学会科普教育基地;5.加强科普活动的记录和总结上报。随后各位参会的科普教育部成员就以上议题进行了讨论,介绍了自身科普工作的基础,并就如何做好科普工作提出了建议,各位代表各抒己见,会场气氛十分热烈。


参会人员讨论

我会理事长张永祥教授和党委书记杜冠华教授最后分别总结发言。张永祥教授在总结发言中就如何做好学会科普工作提出了四条建议,一是需求导向,认真选题,以党和国家以及中国科协关于科普工作的部署为指导,结合我会的学科专长和民众关心的问题选好题,做真正有实效的科普;二是不拘形式,强调效果,以取得良好的科普效果为目标,积极探索新方法、新形式,争取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严谨细致,确保无误,以学会名义组织的科普活动,一定要严格把好政治关、科学关,注意舆情管理,不能误导公众;四是关注效果,及时总结,每次活动结束后要很好地总结,既要总结出好的经验,也要总结不足之处,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杜冠华教授在发言中强调,以学会名义开展的科普活动要非常慎重,应特别注意舆论安全,以学会名义公开的作品要严格审查,坚持“不站台、不赢利”的原则。


参会人员合影

620日,我会科普教育部召开线上工作会议,落实第一次科普教育工作会议相关安排,并讨论部署下一步相关工作。我会理事长张永祥教授、党委书记兼副理事长杜冠华教授、副理事长兼科普教育部部长李林教授、秘书长张永鹤教授以及科普教育部成员、科普专家团队成员、办公室人员共28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参会人员合影

会议由秘书长张永鹤教授主持。副理事长兼科普教育部部长李林教授首先向各位参会人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并逐一介绍了本次会议参会的科普教育部成员和科普专家团队成员。本次科普工作会议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讨论管理文件。李林教授介绍了《中国药理学会科普工作管理暂行办法》(讨论稿)起草的背景和目的,重点介绍了暂行办法里的各章内容,希望与会人员认真研讨,结合学会工作实际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2.传达文件精神。李林教授向全体参会人员传达了《关于开展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2024-2027年)的通知》(国卫办宣传发﹝202413号)文件精神,要求与会人员全面学习、准确把握,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将文件精神学习好、贯彻好。

3.工作计划讨论。李林教授从六个方面介绍了学会2024年的科普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发布《中国药理学会科普工作管理办法》、加强学会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建设科普作品库和交流传播平台、编辑出版科普读物或系列丛书、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加强总结上报工作及学会激励机制等。希望与会人员认真思考,结合文件精神的学习,聚焦重点任务,抓好贯彻落实,高质量完成学会2024年各项科普工作。


李林教授介绍学会科普工作计划

随后参会人员就以上议题进行了讨论,积极发表意见、提出建议。科普教育部成员、教学与科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余自成教授在科普视频库建设、人才队伍规模、媒体传播方式、科普作品审查、人才队伍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最后,我会理事长张永祥教授和党委书记杜冠华教授分别总结发言。张永祥教授在发言中指出,科普工作是学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开展科普工作一定要牢固树立“把关”意识,把好“政治观”、“科学观”、“内容观”,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审核,严格把关,科学分析,既要保障科普作品的通俗性和趣味性,又要保证科学性和规范性。杜冠华教授在发言中强调,科普作品的学术严谨性关乎科学知识的准确传播和社会公众对科学的认知理解。通过学术审核机制,不仅可以有效提升科普作品的质量,确保其科学内容的准确性,更能激发科普创作者持续追求科学真理的热情,引导科普工作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拓展。

科普工作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意义不仅在于促进科技进步,也在于推动社会发展。2019年中国科协发布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学会组织通则》中赋予全国学会组织十大任务,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学会一直高度重视科普工作,教学与科普专业委员会是中国药理学会成立最早的专委会之一,上届理事会正式成立了科普教育工作部,由李林副理事长担任部长,目的是积极推动科学普及工作。在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下,学会将进一步发挥组织优势、人才优势和动员优势,开发本领域科普资源,丰富优质科普供给,打造科普品牌,推动学会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

中国药理学会
京ICP备18017554号-2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922号
1999-2024 中国药理学会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纬路甲2号
邮政编码:100050
友情链接

中国药理学会 微信二维码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