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中日双边药理学学术会议(The 9th China-Japan Joint Meeting of Basic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于2023年7月23-26日在上海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药理学会和日本药理学会、日本临床药理学会、日本药物动态学会共同主办。两国四学会领导、部分常务理事、理事以及会员代表共约20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其中日本参会人员24人。

会场合影
中日两国间药理学学术交流有着悠久历史。自1990年,中国药理学会和日本药理学会启动双边定期学术交流活动,至今已逾30年。2002年,日本临床药理学会也加入双边学术会议交流,形成了中日两国三学会共同组织、在中日两国交替举办的模式。新冠病毒疫情期间,第八届双边学术会议以线上形式举行。历届的双边会议主题由中日药理学会根据国际基础和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前沿、热点和发展趋势以及双方的关切共同商定,为推动两国药理学学术交流与合作、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日方的提议,本次会议决定在上海举办?;嵋槌锉钙诩?,日本药物动态学会通过我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提出,希望能够加入本次双边会议。我会认为药物代谢学者的参与有利于扩大基础和临床药理学的学术交流范围、提高双边会议学术影响力,因此同意日本药物动态学会参与本次会议,并设立了药物代谢专题论坛。我会副理事长缪朝玉教授、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川教授以及海军军医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同志与学会办公室密切联系,积极进行筹备。2023年4月,我会理事长张永祥教授、党委书记杜冠华教授和办公室赵颖主任赴上海了解会议筹备情况,并实地考察会场,在海军军医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落实了会议具体事宜,保障了会议顺利召开。
7月24日上午,第九届中日双边药理学学术会议在上海好望角大酒店隆重开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马光辉研究员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会议?;嵋榭皇接晌一岣崩硎鲁ょ殉窠淌谥鞒?。我会张永祥理事长首先致辞,简要回顾了中日双边药理学学术交流的历史,并对远道而来的日本客人表示欢迎。他特别提出,中日两国都有着天然产物和传统药物应用的悠久历史。天然产物和传统药物在防治疾病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临床价值,希望我们能够进一步共同合作,大力促进天然产物和传统药物的发展。随后,日本药理学会理事长Satomi Adachi-Akahane教授、日本临床药理学会理事长代表Yuji
Kumagai教授、日本药物动态学会理事长Fumiyoshi Yamashita教授分别致辞,感谢中国药理学会为疫后首次线下双边会议的召开所付出的努力,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学会领导致辞
开幕式后首先进行的是青年药理学家英文报告。中日双方各推荐4位青年学者参加报告,8位青年报告人分别汇报了在基础药理学或临床药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并回答了参会人提出的问题。

青年英文报告
24日下午召开了三场专题论坛。1.面向新疗法的药理学:来自生物学和天然产物的启示(Pharmacology towards new therapeutics: lessons from biological
systems and natural products),报告人包括南京医科大学韩峰教授(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 of natural products in brain diseases),日本国立精神神经医疗研究中心Rieko Muramatsu教授(Systemic environments
regulat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regeneration),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宋俊科副研究员(A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baicalein in the treatment of COVID-19),九州大学Takahiro Masuda教授(Novel insights into the
ontogeny and diversity of CNS macrophages)。2. 针对不同疾病的临床药理学研究新进展(New developments in clinical pharmacology for overcoming diverse
diseases),报告人包括山东大学赵维教授(Model-informed drug
development: innovative approach in early phase clinical trials),熊本大学Junji Saruwatari教授(Clinical pharmacology
research for precision medicine in epilepsy),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庞晓从副研究员(Mechanisms of SPP1/αvβ3 axis mediated enzalutamide resistance in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and therapeutic strategy),横滨市立大学附属医院Reo Tanoshima副教授(Unique aspects of pediatric
clinical pharmacology)。3. 药物代谢研究促进疾病治疗:新认识、新技术(DMPK research facilitating treatment of diseases: new insights, new
techniques),报告人包括横滨药科大学Koji Chiba教授(Exploratory use of 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 models
-Possibility of novel drug transportation mechanism),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川研究员(Identification of pharmacologically important constituents that are
together responsible for anti-sepsis action of XueBiJing, an intravenous
Chinese herbal medicine),东京药科大学Tomomi Furihata教授(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icrophysiological system-based
human blood-brain barrier models as key tools for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rug
development),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王琰研究员(Berberine treats
atherosclerosis via down-regulating Choline-TMA-TMAO production pathway in the
gut microbiota),德岛大学Hidenori Ando副教授(Therapeutic outcome of combination treatment with PEGylated
liposomal oxaliplatin and rituximab in B-cell lymphoma-xenograft mouse model),吉林大学顾景凯教授(The biological fate of PEGylated liposomal doxorubicin nanoparticles),东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Masashi Honma副教授(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
to predict cancer cell sensitivity to anti-cancer agents),南方医科大学毕惠嫦教授(Novel role of xenobiotic nuclear receptors in liver injury and
regeneration)。每个学术报告结束后都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会场气氛活跃,与会人员普遍感到受益匪浅。

基础药理学论坛报告人

临床药理学论坛报告人

药物代谢论坛报告人及嘉宾合影
为了给更多与会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提供深入交流机会,会议还在24日中午设置了壁报展讲环节。38位中日学者认真准备了壁报并与参会人员互动讲解和讨论。

壁报展讲
经过一天紧张而充实的交流活动,会议的学术日程圆满结束。在会议闭幕式上,中国药理学会党委书记兼副理事长杜冠华教授代表大会组委会致闭幕词。他盛赞了本次会议的学术水平,对全体参会者表示衷心感谢。第九届中日双边药理学术会议在热烈而持久的掌声中圆满落下了帷幕。

杜冠华教授致闭幕辞
会后,日本药理学会、日本临床药理学会和日本药物动态学会领导和代表均以邮件形式,向中国药理学会表示感谢,对本次会议的学术水平、组织工作等给予了高度评价。本次双边会议的成功召开,巩固和扩大了中日药理学学术组织之间的常态化学术交流机制,是我会发挥学术引领作用、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又一标志性学术活动,必将有助于在后疫情时代,提高基础和临床药理学研究水平,为创新药物研发、战胜疾病不断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