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中旬,日本药理学会致函我会,根据前期两国三学会的沟通交流讨论,“第八届中日双边药理学术会议”拟于2021年3月8-10日在日本药理学会第94次学术年会期间举行。由于受全球新冠疫情影响,国际旅行短时间内难以恢复正常,日方建议将本次会议形式定为线上召开。我会领导研究讨论后,认为这是目前形势下保持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方式,对日方提出的建议表示赞同和理解。随后我会与日本药理学会、日本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学会保持密切联系,通过协商确定了基础药理学和临床药理学的两个主题,以及由两国三学会推荐的四位报告人、四位论坛主持人和四位讨论主持人。
3月10日,会议如期召开。日本药理学会理事长谷内一彦教授首先致辞,表达了对中国药理学界同仁的欢迎。之后我会理事长张永祥教授代表中国药理学会以PPT形式致辞,首先向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指出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使得会议改为线上形式召开,但两国药理学者的友好交流不会因此而受到影响。然后讲到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创新和快速新药研发在疫情防控中的特殊重要意义。药理学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以及医学和药学的桥梁学科,学科地位十分重要,随着世界科技的迅速发展,新理论、新技术不断应用于药理学研究,推动药理学快速发展,将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中日双边药理学学术交流已有30多年的时间,“中日双边基础和临床药理学术会议”也已成功举办了7届,不但为促进中日双边药理学学术交流与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不断加深双方相互理解、增进友谊做出了重要贡献。最后,对日方对此次会议的精心筹备和安排表示感谢,并祝愿此次会议圆满成功!
本次会议临床药理学主题为“早期临床试验相关的药理学研究(Early clinical trial-oriented pharmacology)”,由我会副理事长魏伟教授和日本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学会推荐的家入一郎教授担任主持人。两位报告人分别为我会推荐的北京协和医院王洪允教授(报告题目:Accelerating development of proton pump inhibitors: a
mechanism-based PK/PD model to optimize dose design with ilaprazole as a case
drug),以及日本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学会推荐的东京大学楠原洋之教授(报告题目:Development of
endogenous biomarkers to assess drug-transporter-mediated drug-drug
interactions in drug development)?;∫├硌е魈馕靶难芗膊〉姆肿右├硌В?/span>Molecular
pharmacology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由我会副理事长陈建国教授和日本药理学会推荐的金井好克教授担任主持人。报告人分别为我会推荐的哈尔滨医科大学张勇教授(报告题目:Networks of organelle function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和日本药理学会推荐的九州大学西田基宏教授(报告题目:Redox regulation of mitochondrial quality as a therapeutic target of
cardiac senescence)。在每个专题报告之后,安排了专门的互动讨论环节,临床药理学专题讨论主持人分别是我会常务理事张兰教授和日本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学会推荐的古郡规雄教授,基础药理学专题讨论主持人分别是我会常务理事陈忠教授和日本药理学会推荐的古屋敷智之教授,参会人可以在线向报告人提问。四位报告人均为此次会议做了充分准备,讨论非常热烈,精彩频出,欲罢不能,使论坛时间不断延后,约定会后再继续讨论。

视频会议截图
在最后的闭幕致辞中,我会党委书记杜冠华教授总结发言,表示本次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他提到,这是两国药理学届交往历史上的首次在线学术研讨会,将成为一次值得纪念的事件,并对东道主日本药理学会的精心组织表示衷心感谢!日本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学会理事长植田真一郎则在最后的闭幕辞中,感谢了中国药理学会的出色组织工作,相信两国学者将在共同的人类健康目标下,保持长期友好交流和合作。
本次会议我会会员报名非常踊跃,由于线上会议容量有限,学会鼓励各单位通过会议室终端,共享设备参会,许多单位进行了认真组织,设立了终端会场,少则几人,多则十几人,形成了线上线下结合参会的生动局面。日本药理学会专门在会后为中国学者提供两次在线视频播放,供中国学者回看学习。在线会议和回放总计参加人数达到近300人次。此次会议非常成功,会后学会办公室收到大量参会人员的反馈,表示本次双边学术会议尽管是线上会议,但依然保持了非常高的学术水平和浓厚的学术氛围,代表们普遍感到收获很大,完全达到了预期目标和效果,是疫情期间保持正常国际学术交流新途径的一次成功尝试。

会议微信群收到参会代表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