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急性传染病中,人感染病原体后,有两种主要的表现形式: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流行方式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最近专家指出: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那么,无症状感染者作为传染源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防控有什么意义呢?病人就是显性感染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者感染的病原体数量多、毒力强时,病原体会在人体内大量增殖,通过释放毒素或引起人体免疫反应使人得病。这时,病人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同时不断将病原体排出体外,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隐性感染即无症状感染者。当机体的抵抗力较强,或感染的病原体数量较少、毒力较弱时,人体感染后经过最长潜伏期也没有出现明显症状和体征,即为无症状感染者。但无症状感染者仍可在一定时间内排出少量病原体,成为传染源传播疾病。
如果一种传染病没有或很少有隐性感染,说明这种传染病的传染源只有病人。例如:传染病中的麻疹和水痘感染后的发病率达95%和90%,因此,病人是这两种传染病唯一的传染源。2003年SARS的流行就具有和麻疹、水痘相似的特点,几乎所有病人都能追溯到明确的接触史,家庭聚集性发病较明显,且抵抗力较强的青壮年发病者较多。及早发现病人并实施严格隔离后,能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
但在大多数传染病的流行中,隐性感染的数量常常超过显性感染。因此,在这类疾病的传播中,由于隐性感染者无明显临床症状,难以被发现和诊断,给传染病的防控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从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情况看,病人和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都可作为传染源传播疾病。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的初期,人们注意力集中在有典型肺炎表现的感染者中,一些轻症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则被忽略,而以典型肺炎为表现的患者家庭聚集性发病特点不明显,在无诊断试剂检测的情况下,新型冠状病毒被误认为是“有限的人传人”。目前,发热仍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病后的典型症状,但在已确诊病人中,也发现了以腹泻、感冒等症状发病的非典型病例。由于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作为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源,再加上许多漏诊的轻症患者,给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防控增加了难度。尤其是对无症状感染者,无法像当年SARS那样发现并隔离治疗病人即可消灭传染源,快速控制疫情。因此,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控制人口流动、减少人与人间的接触、戴口罩和洗手等切断传播途径的做法,是当前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的最好措施。
综上,重点内容再强调一遍: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存在无症状感染者作为传染源的可能,首先大家一定要少出门、少接触其他人;其次出门时一定要戴口罩,尽量少近距离与人接触。另外要勤洗手。切记,?;ぷ约?,?;ぶ芪У娜司褪嵌员敬我咔榉揽刈龀龅淖畲蠊毕祝?/span>
文章来源: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