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美双边药理学术会议(The 3nd CNPHARS-ASPET Joint
Symposia on Pharmacology)于2019年4月7日在美国奥兰多市召开,会议由中国药理学会(Chinese
Pharmacological Society, CNPHARS)和美国药理学与实验治疗学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Therapeutics, ASPET)共同主办。本次会议是继2014年在美国圣地亚哥、2017年在中国杭州后召开的又一次中美药理学双边学术交流会议,中国药理学会党委书记、副理事长杜冠华教授、副理事长魏伟教授、石京山教授、监事长李学军教授等学会领导、部分常务理事以及会员共约3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中国药理学会与美国药理学与治疗学学会领导均十分重视本次会议,早在2017年在杭州召开“第二届中美双边学术会议”期间便专门召开工作会议,商定本次双边会议将于2019年4月在美国奥兰多召开的美国实验生物学年会(EB2019)期间举办。2018年4月,我会接到ASPET论坛主题及报告人提名的邀请后,向学会常务理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发出了主题征集通知,同时双方领导对会议形式、组成、报告人提名方式等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交流。我会根据征集情况,经学会领导研究决定并与美方商讨,最终确定本次中美双边药理学论坛主题为“Parkinson’s and Alzheimer Diseases: Neuronal Mechanism and
Therapeutic Discoveries to Comb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双方各提名一位论坛联合主席和两位报告人。中国药理学会作为联合学会,可提名其他论坛报告人。中国药理学会会员报名参加EB2019会议,享受ASPET会员优惠注册待遇。
经前期充分沟通和筹备,2019年4月7日下午“第三届中美双边药理学术会议”在奥兰多隆重召开,来自中美两国共约100余人参加了本次双边会议。另外由于签证原因,部分中方代表未能出席,但也投递了摘要??皇接擅婪交嵋橹飨鹇蘩锎锎笱?/span>Habibeh Khoshbouei教授主持。美国药理学与治疗学学会理事长Dr.
Eddie Morgan首先致辞,对远道而来的中国参会代表表示欢迎,并向中国药理学会赠送了礼物,感谢中国药理学会为本次会议召开所作出的辛勤劳动和努力。中方会议主席、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魏伟教授代表学会接受了礼物,并代表中国药理学会致辞,简要回顾了中美双边学术交流的历史,并对东道主的盛情表示诚挚感谢,期望会议圆满成功。开幕式后双方会议主席和报告人一起合影留念。
会场
双方代表致辞
会议主席和报告人合影
左起:Eddie Morgan、马百平、Randy D Blakely、
Habibeh Khoshbouei、魏伟、Mike
Beckstead、杜冠华
学术报告由会议双方主席Habibeh Khoshbouei教授和魏伟教授共同主持。上半场学术报告围绕帕金森病生理机制与治疗药物展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杜冠华教授首先做了题为“The Mechanism of Baicalein Inhibits Tremor and Other Symptoms in
Parkinson’s Disease Animal Models”的报告,以黄芩素为例,详细介绍了天然药物治疗帕金森病的发现过程和作用机制。随后来自美国俄克拉荷马医学研究基金会的Dr. Mike Beckstead报告了“Impaired Dopamine
Neuron Physiology Precedes Disruption of Somatodendritic Morphology in a
Progressive Mouse Model of Parkinson’s”,介绍了一种新型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生理研究进展,并展示了许多运用新技术拍摄的优美图片?;嵋橄掳氤∥⒍D牟∽ǔ?,北京放射医学研究所马百平教授带来了“Discovery and research of Timosaponin BII as anti-dementia drug”报告,介绍了一种新型抗痴呆药物Timosaponin BII,引起了参会代表的极大兴趣。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脑研究所主任Dr.
Randy D Blakely则报告了“A Novel Mechanism Required for
Glial Support of DA Neuron Survival Revealed via C.elegans Forward Genetics”,阐释了一种阿尔茨海默病新的发病机制。每个学术报告结束后都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会场气氛活跃,来自中西世界的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代表们普遍感到受益匪浅。所有学术报告结束后来自中国的参会代表一起合影留念。
报告人风采
部分中国参会代表合影
在本次EB2019会议期间,我会青年会员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报告及壁报展示活动,展现了中国青年人的活力与风采。吉林医药学院的张岚副教授不但在专题论坛上做了“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supernatant prevents acute alcohol-induced liver steatosis
and injury through ER stress and autophagy-mediated signaling pathways”的英文报告,还获得了优秀Poster二等奖,展现了我国青年药理学工作者追求卓越,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为我会青年会员争得了荣誉。
青年会员风采
中美双边药理学术会议迄今已举行三届,每届会议双方选取1-2个国际研究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学术研讨,在主题和探讨领域上进行深刻、广泛、有力的交流和碰撞,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中美两国药理学学科的发展。同时也开阔了我国药理学科技人员的视野,启迪了创造性思维,学到了新的研究模式,使其对学术领域有了更广阔和更深层次的认识,对学科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有了更准确的把握,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新药研发、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会后,中国药理学会领导专门向美方发去感谢信,对本次会议的学术水平、组织工作等给予了高度评价。本次双边会议的成功召开,巩固了中美药理学学术组织之间的常态化学术交流机制,是我会发挥学术引领作用,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又一标志性举措,标志着我会在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方面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