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荏苒,转眼赵小丹老师离开我们已经将近一年了。但是我们的思念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去,相反,我们在学会工作中不时想起与她共事的时光。她为学会办公室发展做出的贡献,已成为学会永久而宝贵的财富,日久弥坚地激励着我们努力工作和进取。
小丹老师自称是个“急脾气”,她的经典话语是“只要一件工作没有做完,我就焦虑得睡不着觉!”。对于学会领导或上级组织布置的每一项工作,她不但保质保量完成,还经常主动提出创造性建议。几次全国性学术大会或国际会议都由她担任会务工作总负责人,不论事务有多么繁杂,她总能举重若轻,将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学会办公室人员有限,但她从未因人少而放松对工作的要求,而是精益求精,宁可自己加班加点,也要将每一项工作都做到最好。她原本的专业是绘画,这个特长在学会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每次会议的背景板,都由她亲自设计,再虚心、广泛听取学会领导和同事的修改意见,常常十数次易稿,最终呈现出既贴合场景主题、又具有时代感的作品。她对工作的积极主动、认真负责、追求完美的态度和作风,受到学会领导的高度称赞,也感染和带动着办公室的年轻同志们。学会领导常常鼓励办公室的同志要向赵老师学习,她确实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她的工作作风影响着我们、敦促着我们不断进步。虽然赵老师对工作雷厉风行,但对待同事和会员却犹如春风拂面般温暖。早年电子会员管理系统尚未建立,会员采用纸质登记表管理。在电子会员系统建立初期,为了减少会员、尤其是老专家对于电子系统不熟悉带来的困难,她和办公室同事将几千信息逐条录入系统。很多老会员信息不全,她便根据已有信息尽力联系补充。这个工作量非常大,但她坚持了下来,使中国药理学会成为第一批使用中国科协会员管理系统的学会之一,为后来系统的升级和完善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在学会内部,通过这项工作,她熟记了几千会员的基本信息,几乎每说到一个名字,她便瞬间说出其所在的单位、地区。而会员也牢牢记住了“中国药理学会的赵小丹”,把她当作知心朋友,所有有关学会的问题都与她联系,她也倾其所能地为会员提供帮助和解答。她的热情为会员营造了温馨和谐的氛围,使学会真正成为会员的大家庭。
清明时节,望着竞相开放的百花,久远的思念之情难以平复。小丹老师的音容笑貌将永远留在我们心里,她为工作鞠躬尽瘁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小丹老师,我们怀念您!
中国药理学会办公室
2019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