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中国药理学会定量药理学专业委员会批准,专委会临床应用学组已于2016年12月成立。2017年2月10日,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举办了“中国药理学会定量药理学专业委员会临床应用学组成立暨2017年2月学术报告会”?;嵋榘蚨痰某闪⒁鞘?、证书颁发以及学术报告。来自全国的四十多位学组委员及代表参加了会议。
中国药理学会定量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郑青山教授参加了会议并对学组成立致辞。郑教授介绍了中国定量药理学专业委员会(PCPC)的发展历史及为中国定量药理学做出突出贡献的老一辈专家,如孙瑞元教授、汤仲明教授、刘昌孝院士等。此外,郑教授介绍了现阶段国内外研究者的一些会议交流及定量药理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并对学组的工作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学组组长,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药剂科焦正主任做了“定量药理的临床应用”的报告。焦主任首先介绍了定量药理学在给药方案制定中的作用,分别举了苯妥英、华法林、他克莫司、霉酚酸和万古霉素为例介绍了最大后验概率贝叶斯法在个体化给药方案制定中的应用;以丙戊酸为例介绍了采用定量药理学方法对慢病患者服药后的依从性评估及漏服药物后的补救方案;最后,焦主任还介绍了临床决策辅助系统(Dashboard),以及国内各机构对临床决策辅助系统的开发及应用,介绍了华山医院的自主开发的“Smart Dose”软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药剂科的方洁主管药师做了“基于治疗药物监测和定量药理的个体化给药——万古霉素优化给药”的报告。通过对万古霉素历史、药物特点、药代动力学性质的介绍,提出不同身体状况尤其是重症患者病理生理改变可能影响药物分布容积、肾脏清除率等药动学特征变化,都对万古霉素的浓度有影响,采用定量药理学软件根据患者状况及血药浓度估算患者个体药动学参数,可以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对重症病人的个体化给药从经验走向循证,提高抗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应用学组的目标是对药物上市后的临床问题采用定量药理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开展相关的研究、教学和实践,从而达到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可依从的目的。其宗旨是推动从事定量药理的临床应用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有关人员对定量药理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提高定量药理工作的开展水平;增进临床实践、教育、科研和科普工作者之间的协作。
目前学组委员来自16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50余家医疗机构的80余位定量药理学工作者,包括医生15人,药师60余人。学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焦正主任药师;副组长: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左笑丛主任药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尚德为副主任药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李新刚副主任药师;秘书:上海瑞金医院,陈冰副主任药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张弨副主任药师。
中国药理学会定量药理学专业委员会临床应用学组的成立为加强同道间的互相交流、促进临床应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学组未来的工作将在定量药理学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1. 促进实践应用,将定量药理学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合理用药的工具;2.培训教学,培养人才;3.数据共享,加强合作研究,探索合作研究的新机制。在学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定量药理临床学组必将蓬勃发展、日益壮大,完成更广阔领域的研究合作与探索,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循证依据。
中国药理学会定量药理学专业委员会临床应用学组委员合影

学组委员做精彩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