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搭建国内最高水平的肾脏药理学研究交流协作平台,推动肾脏药理学与药物研发、临床医学及相关基础学科的紧密结合,促进整体肾脏药理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和药理学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在“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三次暨成立三十周年全国学术大会”期间,中国药理学会肾脏药理专业委员会(筹)第一次全体会议暨肾脏药理专题报告会于2015年11月4号成功召开。在本次会议中,选举成立了以北京大学杨宝学教授为专业委员会(筹)主任委员,山东大学易凡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刘俊田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庄守纲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张春教授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陈旻教授为副主任委员的肾脏药理专业委员会(筹),142名从事肾脏药理相关的科研与临床专家当选为肾脏药理专业委员会(筹)委员。肾脏药理专业委员会(筹)设立了三项主要工作目标,即(1) 搭建国内一流的肾脏药理研究的交流、协作平台,促进肾脏药理研究领域青年科研人才的学术成长,以推动整体研究水平的提高;(2) 顺应转化医学研究的需要,加强基础、临床和药物研发领域的合作,促进基础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3)加强国内外肾脏药理研究工作者的沟通与交流,提升我国肾脏药理研究的国际地位。本次会议得到了中国药理学会的大力支持。中国药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北京大学林志彬教授到会祝贺并致词,对筹备成立中国药理学会肾脏药理专业委员会的前期工作,以及肾脏药理专业委员会紧密联合基础与临床的工作思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本次委员会议上,杨宝学教授还就肾脏药理专业委员会(筹)的筹备过程、章程制定做了简要说明并就近期的工作计划与委员们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制定了具体方案。
同时,在“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三次暨成立三十周年全国学术大会”期间,肾脏药理专业委员会(筹)特地组织了“肾脏药理专题报告会”,邀请了八位本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做专题报告,包括北京大学杨宝学教授的“新型利尿药的靶点确认及药物发现”; 山东大学易凡教授的“NOD2在肾脏中的作用机制及干预策略”;浙江大学赖蒽茵教授的“过氧化氢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肾小球入球动脉收缩的机制研究”;清华大学陈立功教授的“泰诺福韦引起肾上皮细胞线粒体毒性的分子机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陈旻教授的“药物相关的肾损害”;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秦卫松教授的“雷公藤甲素对足细胞损伤的?;ぷ饔醚芯?span lang="EN-US">”;中山大学周家国教授的“Orai1 钙通道调控动脉粥样硬化和肾脏纤维化及机制’及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庄守纲教授的“组蛋白甲基转移酶-肾脏纤维化治疗的新靶点”的报告。本次专题报告会获得圆满成功,会场座无虚席,讨论非常热烈,得到所有与会人员的高度评价。大家一致认为,本次会议学术水平高,反映了我国目前肾脏药理与疾病机制研究方面的整体水平。另外,本次会议也在促进与会专家,特别是基础与临床专家的结合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会议照片见附件:会议纪要及照片.docx
[中国药理学会肾脏药理专业委员会(筹)易凡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