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5-17日,由中国药理学会分析药理学专业委员会主办,苏州大学、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和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承办的中国药理学会分析药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大会在苏州成功召开。大会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交叉融合孕育新思想,分析药理助力创新药”为主题,汇聚不同领域专家,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激发学术新思想,加速创新成果转化,推动药物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苏州大学校长应汉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药科大学教授王广基,中国药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勇,以及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62所科研院所、医院和企业的400余位代表出席大会。
11月16日上午,大会举行开幕式,由大会执行主席、苏州大学教授汪维鹏主持。
应汉杰线上致欢迎辞,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苏州大学建设发展的各位专家和青年学者表示诚挚感谢。他指出,学校尤其重视、大力支持药学学科发展,鼓励广泛的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积极引导学科面向国际科学前沿、面向国家战略性产业和人民生命健康发展需求。他恳请各位专家学者一如既往关心支持苏州大学发展,特别是对苏州大学药学学科发展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中国药理会分析药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教授周国华致辞,感谢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学者和参会代表。他强调,大会宗旨是为分析药理学工作者提供良好的科研成果和工作经验交流平台。希望与会专家学者通过深入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分析药理学学科发展。

大会邀请到应汉杰院士、王广基院士、杨勇副校长,以及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科研单位和医院的26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
报告由大会荣誉主席、浙江大学教授曾苏,苏州大学药学院院长钟志远,以及来自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和澳门大学等高校、科研单位的16位专家学者主持。


同时,大会还举办了优秀青年学者论坛,为青年学者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舞台。北京大学教授张力勤、厦门大学教授吴彩胜、四川大学副教授程妍等20名青年学者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为分析药理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报告专家围绕药物靶标的发现与验证分析、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与验证分析、药物临床研究与临床分析药理学、可视化药物分析、药物递送系统体内命运分析、人工智能新药研发、药物研发中的新方法与新技术等方面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促进了多学科领域的学术交流。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前沿成果各抒己见,展开深入探讨。无论是在分析技术的创新拓展,还是药理机制的深度挖掘,亦或是创新药研发路径的优化探索,都在思维的碰撞中迸发出了璀璨的智慧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