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9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作为指导单位,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临床研究中心协办的“临床研究能力提升系列培训沙龙第七期”于线上成功举办,总播放量达2651人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第七期主题:血液制品的机遇与挑战

临床研究能力提升系列培训沙龙(第七期)专家合影
“临床研究系列培训沙龙”是由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委会在《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科创中国”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等文件的指引下,作为行业专业组织依托专委会专家技术力量,本着服务企业、研究者和临床试验机构的目的,与各方合作开展的临床研究系列培训活动,2022年计划开展多期,现已开展至第七期。本期围绕“血液制品的机遇与挑战”展开,会议主席是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委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赵秀丽教授。联合主席是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周虎教授。
会议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张磊教授、北京协和医院王书杰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余自强教授、北京协和医院王焕玲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孙竞教授、四川远大蜀阳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周毅总监作为讲课嘉宾出席。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杨林花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赵谢兰教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剑教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周泽平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王伟教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黄瑞滨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王亮主任、中国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昌成教授、湛江中心医院吴国才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黄建英主任作为主持人及讨论嘉宾出席会议。

会议主席:赵秀丽教授
会议伊始,由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临床研究中心王俊龙主任主持,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赵秀丽教授进行开场致辞。赵主委首先代表专委会对参与此次沙龙的专家学者及参会代表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提到在“健康中国”相关政策指引下,医药健康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生物医药等已成为各国争先布局取得突破的核心技术领域。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对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了抓住机遇,迎接新挑战,助力推动医药产业迈上新台阶,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委会将在中国科协“科创中国”的思想指导下,进一步打造创新、创业、创造服务品牌,通过聚焦产学研金用多方力量,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最后呼吁行业同仁共同努力,为中国临床研究、药物研发水平做出贡献。
会议首先由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孙竞教授进行《静丙在血液疾病应用的临床研究进展》专题分享,从血友病基因治疗的发展现状、未来前景及患者参与的重要性进行全面阐述。随后,北京协和医院王书杰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张磊教授,北京协和医院王焕玲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余自强教授,以及四川远大蜀阳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研发总监周毅围绕“血液制品的机遇与挑战”主题,分别以《先天性/继发性纤维蛋白原减少或缺乏症临床研究》《血友病基因治疗临床研究现状》《血液病临床试验质量控制关键点探讨》《血管性血友病疾病的临床研究》《基于市场看中国血液制品发展趋势》为主题进行学术分享,分享分别由来自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杨林花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赵谢兰教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剑教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周泽平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王伟教授主持。

讲者风采

主持风采
本次会议特设主题讨论环节
,以“基于目前的临床需求,血液制品的临床试验应如何高效开展”为主题,展开精彩的讨论。由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黄瑞滨教授主持,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杨林花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赵谢兰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王伟教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周泽平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王亮主任,中国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昌成教授,湛江中心医院吴国才教授共同参与讨论,从行业、临床试验质量控制等不同维度发表观点,并充分交换专业意见和思路。

会议最后,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黄建英主任主持,大会联合主席河南省肿瘤医院周虎教授进行会议总结。周教授首先对此次沙龙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对与会专家表示感谢。此次血液制品沙龙会议为业内提供了交流学习、加强横向联系的友好平台,授课专家的演讲内容专业、融合丰富的学科知识、囊括新技术新方法,使得参与本次会议的行业同仁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