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5日-26日,第十七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会议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药理学会临床药理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承办?;嵋椴捎孟呦孪呱舷嘟岷系姆绞剑枇⒈本┖秃戏柿礁鱿呦路只岢?,另有来自全国各省市高校、研究院所、医疗机构、医药企业及相关政府部门等从事临床药理学相关领域研究的500余名专家、学者在“云端”参会。本届大会以“聚焦转化、推动创新”为主题,共享临床药理学最前沿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探讨临床药理学学科建设与未来发展,推动我国临床药理学创新能力及研究水平的提升。
会议期间召开了中国药理学会临床药理学专委会换届会议,投票产生了第十一届临床药理学专委会成员,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崔一民教授当选新一届主任委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刘昭前教授当选候任主任委员,方翼教授、毕惠嫦教授、刘昭前教授、阳国平教授、张玲玲教授、张菁教授、夏春华教授当选副主任委员,刘泽源教授当选秘书长。
大会特别邀请临床药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一任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名誉所长李家泰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周宏灏院士,中国药理学会张永祥理事长,国家卫健委科教司顾金辉副司长,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主任许嘉齐教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沈传勇主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李见明副主任,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教处宋玫处长,中关村玖泰药物临床试验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曹彩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本次大会??皇接晌何敖淌凇⒒泼窠淌诤痛抟幻窠淌谥鞒?,张永祥理事长、李家泰教授、周宏灏院士、顾金辉副司长先后为大会致辞。
张永祥理事长首先对专委会近年来在临床药理学领域所做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重点介绍了在此次新冠疫情期间临床药理学专委会及相关学者在国内外学术交流、抗新冠病毒药物研发、临床试验方案审核等方面的贡献,同时指出临床药理学是新药研发的重要环节,也是指导合理用药、精准治疗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已进入最后冲刺和全面总结阶段,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未来科学的挑战要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和使命感。新一届委员会的成立恰逢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作为中国药理学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张永祥理事长对临床药理学专委会的工作寄予殷切的期望。

我国临床药理学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李家泰教授回顾了我国临床药理学的创建与发展过程,对国家药品审批监管等部门领导对临床药理学学科发展的支持表示了感谢。李教授对后辈的临床药理学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新一届委员会可以继往开来,在中国药理学会领导下,带动全国临床药理学工作者继续深入临床药理学研究,组织高水平国内外学术活动,提高创新意识,在按照国家规范完成药物安全性、有效性评价任务的基础上,加强我国自主创新药物的临床评价,加强药物作用机制研究,在分子水平建立有效性、毒性评价指标,为国家开发自主创新药物做出积极贡献。

国际知名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家周宏灏院士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临床药理学事业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支持,在基础研究、药物临床研究、合理用药研究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随着时代进步和国内外合作,校、院、企合作水平的明显提升,我国学者已从模仿、跟随更多的走向创新研究的新阶段,在药物多组学、组合化学、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和成效。周院士表示,临床药理学专委会自成立以来,多次会同全国同仁召开了一系列高水平学术会议,为学科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很高兴看到近年来有更多的药理学后起之秀加入研究队伍,为专委会注入了新生力量。

顾金辉副司长在大会致辞中肯定了近些年来我国临床药理学同仁们对国家卫生健康科技工作与新药创制事业做出的贡献,并对本次大会的举办给予了祝贺。顾司长指出,本次大会主题“聚焦转化、推动创新”十分契合国家创新发展的战略需求,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的实现也需要临床药理学专家们的智慧与贡献。希望临床药理学专委会能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引领推动健康产业发展,积极探索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国家创新药物研发,创新优化临床评价技术,指导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继续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做出重要贡献。

随后,黄民教授对第十届专委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在中国药理学会领导与各方临床药理学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下,专委会组织召开了系列学术会议,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建设专委会工作网站,建设专委会电子名册及工作微信群,完善专委会规章制度,完成了临床药理学学科综述,积极参加抗疫工作?;泼窠淌诨苟孕乱唤熳ㄎ嵩诰家窖?、新药创制、人才培养和学科融合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期待。

作为第十一届专委会主任委员,崔一民教授从对接服务国家“十四五”规划、完善专委会组织建设、促进临床药理学学科建设、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五大方面汇报了新一届专委会工作设想。崔一民教授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有着核心地位,专委会成员将聚焦转化思想、提升创新意识,拟和国家药品审评中心签署一系列战略合作协议,在推动国家创新转化的药物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的制订中发挥积极作用。在专委会组织建设方面着眼未来,培养年轻力量,拟成立青年工作委员会。学科建设方面与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优化完善临床药理人才培养体系和教材建设,为实现我国2035远景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接下来,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海南省药品和医疗器械审评服务中心魏春敏教授就新法规下临床药理学在药物研发中的作用展开了汇报,对临床药理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教处宋玫处长围绕北京市医药创新行动计划与研究型病房建设展开了探讨,介绍了北京市推动医药健康协同创新工作现状及期待。安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魏伟教授报告了新冠病毒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用药的考虑和临床药理转化研究,以IUPHAR发布的新冠病毒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用药考虑和研究所具体案例阐述了疫情下临床药理学的作用以及转化研究的重要性。



此外大会还邀请到安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所张玲玲教授,中山大学药学院、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毕惠嫦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菁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张勇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方翼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杨艳玲教授,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郑波教授,山东大学药学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赵维教授和广东省冠心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人民医院药学部钟诗龙教授九位专家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作为学科发展的未来力量,在无数前辈的引领和指导下,期待青年临床药理工作者能够勤学善思、笃定前行,在转化与创新的时代号召下释放磅礴的青春力量。
最后,崔一民教授为大会致闭幕辞,对与会领导嘉宾、线上线下参会的各界同仁以及各企业的赞助与支持表示了感谢。
本次大会是一次学术交流的盛宴,各专业临床药理学专家们齐聚一堂,分享学术成果、探讨前沿新知、交流创新理念。面对健康中国的时代号召与科技创新的发展需求,中国药理学会临床药理学专委会将更加紧密团结、形成整体合力,聚焦创新与转化,与社会各界开展广泛合作,推动新药研发与合理用药,努力将临床药理学事业推向新的发展高度,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做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