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药理学会的大力支持下,“第五届中荷代谢组学论坛与国际合作技术交流会”(The 5th China-Netherlands Forum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Workshop of Metabolomics)于2019年10月23-26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本次会议由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和山西大学共同主办,山西省药理学会和地产中药功效物质研究与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承办,来自国内外近40家单位的200余名专家学者代表参加了会议。
“中荷代谢组学论坛”至今已举办五届,中国药理学会党委书记兼副理事长、原理事长杜冠华教授担任了其中三届会议的大会主席,并作大会报告。本次大会,由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药理学会理事长秦雪梅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并主持开幕式。秦雪梅教授以PPT的形式回顾了“中荷代谢组学论坛”的历史和发展历程。她表示,杜冠华教授以及中国药理学会对“中荷代谢组学论坛”的发展功不可没。秦雪梅教授对杜冠华教授以及中国药理学会为“中荷代谢组学论坛”的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会议围绕“代谢组学新技术∙新策略∙新突破”的主题设置了代谢组学前沿论坛和技术交流两个阶段。10月24日,来自国内外代谢组学领域的10名顶级专家围绕代谢组学前沿问题展开主旨发言;10月25日进行的是代谢组学技术交流会,代谢组学研究一线的9名报告人围绕代谢组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策略展开介绍。
荷兰莱顿大学Robert Verpoorte教授和杜冠华教授的报告围绕代谢组学的研究思路和学科思想。复旦大学唐惠儒教授的报告围绕代谢组学难点技术——定量分析的突破策略;中科院上海植生所杨琛教授、清华大学胡泽平教授、厦门大学朴树海教授、山西大学秦雪梅教授等四位专家的报告围绕代谢流研究的关键技术——稳定同位素标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王玉兰教授和中科院昆植所李飞教授的报告围绕代谢组学的应用策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陈晓亚院士的报告,提出药用有效成分生物合成机制研究的新策略——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相结合预测关键酶和代谢物,有助于推动我国中药材高产优产的理论研究。
专家报告现场
与会代表对会议的学术水平和组织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会议不仅拓展了研究思路,更重要的是展开“扫盲”式的代谢组学技术讲解,坚定了今后展开代谢组学研究的信心。
全体参会代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