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我国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领域的学科发展,深入交流药物代谢动力学、新药创制、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前沿和最新成果,由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主办,郑州大学、河南省药理学会、河南省新药创制与安全性评价协同创新中心联合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药物和化学异物代谢学术会议”于2018年10月12-14日在河南省郑州市成功举行?;嵋檠氲焦谝┪锎挥胍┪锒ρЯ煊蛑遥莆夜乱┐粗乒抑卮罂萍甲ㄏ畹慕ㄉ枰?,就有关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存在问题与对策进行学术交流和研讨。中国工程院周宏灏院士、王广基院士出席了开幕式。大会开幕式上宣读了中国药理学会理事长张永祥教授、党委书记杜冠华教授和秘书长张永鹤教授联名发来的贺辞,本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晓东教授、郑州大学副校长谷振清教授、河南省药学会理事长常俊标教授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
本次会议是我国药物与化学异物代谢学界的一次学术盛会?;嵋楣灿欣醋匀鞲咝!⒀芯炕?、新药研发企业的参会人员428名,共收到投稿183篇。大会特别邀请了本专业委员会的全部三位院士莅临会议并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周宏灏院士做了“个体化(精准)医学的现状与未来”,王广基院士做了“中药多组分体内过程与药效关联研究的探索”,刘昌孝院士做了“质量是生物医药发展和保障药品安全供给的基础”,三场特邀报告从历史维度、学科前沿、医疗应用、国家生物医药产业的地位和意义等角度进行了精彩的演讲,受到全体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大会还邀请了国内知名学者浙江大学曾苏教授、中山大学黄民教授、中国药科大学刘晓东教授、沈阳药科大学和贵州大学郑江教授、武汉大学汪晖教授、郑州大学乔海灵教授和国家药品审评中心付淑军博士等为大会做了大会学术报告。本次大会还设立了DMPK与疾病、DMPK与个体化用药、中药DMPK、DMPK与药物相互作用、DMPK与新药成药性、DMPK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模型、放射性药物药代研究技术与应用、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青年论坛等9个分会场专题报告,有64位专家学者,尤其是1/3以上为青年学者进行了分会报告。这些报告充分反映了当今药物代谢与药代动力学研究领域的新进展,为与会同行了解、学习和会中、会后交流提供非常好的机会。



按照中国药理学会颁发〔2018〕第11号文件《中国药理学会所属分支机构管理办法(试行)》中关于分支机构的二级专业委员会换届规定,本次大会同时举行了3年一届的换届会议?;嵋槭紫韧ü恕吨泄├硌Щ嵋┪锎蛔ㄒ滴被峁ぷ魈趵罚【俪鲂乱唤斓淖ㄎ嵛?,并经过新一届的全体委员选举,选出新的专委会领导机构,讨论了未来三年的专委会工作目标和学术交流计划。
会议期间,本专委会的青年委员会还组织了青年论坛会议专场,向各个分会场推荐了精彩的学术报告,组织了全体青年委员会议,选举了新一届的组织机构,热烈讨论了未来三年的活动计划?;嵋榈玫搅吮本┗廴俸涂萍肌?/span>SCIEX中国、药明康德新药开发、长沙都正生物科技、岛津企业管理(中国)、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力扬企业等公司的大力赞助与支持。
第十三次全国药物与化学异物学术大会将由包头医学院承办,预定2021年下半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召开?;队醋匀├硌?、药物研发、药物临床应用的相关机构、代表积极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