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附近100元4小时电话或微信_大学生空降平台,24小时全国空降可约,全国楼凤约平台

中国药理学会
会员中心 | 联系我们
 
首页

第十五届全国生化与分子药理学学术会议在长春召开

来源:中国药理学会网     字号:[] [] []    打印
 

由中国药理学会生化与分子药理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药理学报》和《药学学报》编辑部协办的第十五届全国生化与分子药理学学术会议于2017815—19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本次会议展示了我国生化与分子药理学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全面交流了肿瘤、心血管、神经等分子药理学方面的研究进展。本次大会得到了全国生化及分子药理学相关领域专家和同仁的积极响应和踊跃参与。有来自上海、北京、浙江、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宁夏、新疆、陕西、山东、安徽、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广州、台湾等地区,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复旦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中山大学、第三军医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烟台大学、吉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苏州大学、中南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广州医科大学、昆明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新疆医科大学等的高校、科研院所和附属医院等270余名药理学工作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由王晖秘书长主持,药理学会副理事长杜冠华教授、药学会副理事长及生化与分子药理学会名誉主任委员王晓良教授,以及现任主任委员李学军教授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嵋檠肓?/span>52位国内外专家作了大会报告或专题报告。

其中,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杜冠华教授作了题为血管重塑的机制研究与调控药物发现的精彩报告。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王晓良教授做了阿尓兹海默病生物标志物与临床前评价的转化研究的大会报告。台湾卫生研究院细胞及系统医学研究所的裘正健教授分享了他在“Roles of MicroRNAs in Neointimal Lesion Formation and Atherosclerosis”的研究进展。广州医科大学药学院的余细勇教授对心肌损伤修复过程中细胞间信号转导的外泌体调控作用研究进行了大会报告。日本北海道大学先端生命科学院的姚闵教授作了题为“Nucleotide elongation in the reverse (3′–5′) direction by TLP”的报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管医学研究所的张幼怡教授的大会报告为交感/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致心脏急性损伤的机制与干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学院申勇教授针对阿尔兹海默病的多靶点研究给予精彩报告。浙江大学药学院杨波教授作了肿瘤微环境与抗肿瘤药物研究的精彩报告。苏州大学药学院的秦正红教授对“Regulation and functions of 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in cell survival”内容进行了大会分享。来自中山大学药学院的刘培庆教授就“Sirt3作为防治慢性心衰潜在靶标的研究进行了精彩报告。中南大学湘雅药学院的胡长平教授作了题为“EGCG通过调节KLF-4/MFN-2/p-Erk信号通路抑制低氧诱导肺动脉高压时肺动脉内皮细胞线粒体分裂及内皮间质转化的精彩报告。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刘昭前教授则从基于药物基因组指导的新药研究进行了精彩报告。浙江大学药学院的韩峰教授作了自闭症发病分子机制研究与药物靶标的精彩报告。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刘景根教授就激动剂特异性调控δ阿片受体信号转导的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大会报告。内蒙古医科大学药学院的常福厚教授作了基于FRET技术研究AhR、HIF-1αARNT的相互作用的报告。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的曲显俊教授作了鞘氨醇激酶2Sphk2)通过内质网分子开关作用介导结肠癌对五氟尿嘧啶的耐药作用研究的报告。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的孙金鹏教授作了“Arrestin介导的G蛋白偶联受体的偏向性信号转导机制及药理学应用的报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符立梧教授作了肿瘤耐药细胞?;っ舾邢赴馐芸拱┮┪锕セ鞯淖饔眉盎?/span>的报告。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的孟爱民教授作了清除衰老细胞-衰老相关疾病治疗的新靶点的报告。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郭颖教授作了药物重定位的研究策略的报告。河北医科大学的张炜教授作了题为“Multiple target of hAmylin on rat primary hippocampal neurons”的报告。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的王立顺教授作了“VHL deficiency augments anthracycline sensitivity of 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s by down-regulating ALDH2”的报告。吉林大学的陈立教授作了多功能纳米粒子在肝癌诊治一体化中的应用研究的报告等,并与参会者进行了充分地探讨。

本次会议中举办了青年优秀论文评选,本次竞赛受到青年药理学工作者的积极响应,经过选拔,最后共有24名青年药理学工作者入选参赛。比赛分上下半场进行,青年药理学工作者们以饱满的热情,充分的准备和严谨、踏实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汇报。评委们经过打分评选出2位优秀论文一等奖、4位优秀论文二等奖和6位优秀论文三等奖。他们分别是一等奖获奖者:秦臻(第二军医大学)、史运迪(北京大学医学部),二等奖获奖者:杨延婷(烟台大学)、段明婧(哈尔滨医科大学)、吴兴新(南京大学)、周瑾(武汉大学),三等奖获奖者:孙宁赫(浙江大学)、宋志玉(首都医科大学)、徐宇嘉(苏州大学)、王红胜(中山大学)、李国兵(第三军医大学)、李小满(军事医学科学院)。

在本次会议中,去年成立的青年委员会举办了第一届学术会议。青委会特别邀请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唐朝枢教授就如何撰写国家自然基金申请书和浙江大学的杰青获得者陈忠教授就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为青年药理学者们进行了讲授。同时邀请了温州医科大学的优青获得者梁广教授和第二军医大学的优青获得者王培教授分别从自身的科研经历出发进行了化学生物学角度的抗炎药理学研究——探索与实践基于心脑血管及代谢交叉的药理学研究的精彩报告。

此外,会议期间召开了中国药理学会生化与分子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和中国药理学会生化与分子药理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议。就本次会议筹办、会议组织和未来委员会工作计划进行了讨论。青年委员会也就下一次会议内容进行了讨论。

会议得到了《中国药理学报》、《药学学报》、北京康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助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爱博才思分析仪器贸易有限公司、武汉科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青委会)的大力赞助与支持。

本次学术会议秉承医学与药学、临床与基础、中药与西药紧密结合的宗旨,从药物发现到分子机制的解析,从新思路的拓展到新技术的应用,从国内外知名药理学专家到青年药理学者,使与会者接触到国内外最新的相关领域研究进展,极大地促进与会者的科学研究工作,为其更多的合作提供了交流平台。许多与会者表示将进一步关注中国药理学会生化与分子药理学专业委员会,更多的参加每年该委员会的学术会议。


中国药理学会
京ICP备18017554号-2 |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922号
1999-2024 中国药理学会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纬路甲2号
邮政编码:100050
友情链接

中国药理学会 微信二维码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