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理学会网络药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网络药理学学术会议”于2014年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嵋橛芍泄├硌Щ嶂靼欤本┮├硌Щ岷捅本┦锌蒲Ъ际跣嵝?,抗毒药物与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承办,中国药理学会理事长杜冠华教授和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周文霞教授担任本次会议的共同主席。来自美国、澳门以及大陆18个省、直辖市的286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主要包括两个议题,一是中国药理学会网络药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二是首届网络药理学学术会议。
12月13日上午,中国药理学会网络药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网络药理学学术会议在北京市大成路九号酒店隆重开幕,会议由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周文霞教授主持,在介绍完9位嘉宾后,中国药理学会理事长杜冠华教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许嘉齐主任、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化学药与医疗器械处华玉涛处长、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前沿生物技术处于振行副处长、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北京药理学会理事长李林教授、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学敏教授致词。嘉宾们对于中国药理学会成立网络药理学专业委员会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对其将对我国药理学学科乃至药学学科创新与发展将起到的巨大引领和推动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展望,与会代表深受鼓舞。简短的开幕式后,所有与会代表一起合影留念。
接下来,由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祥教授主持了中国药理学会网络药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选举议程,总监票人由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张永鹤教授担任,监票人由北京药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兰教授担任。经过规范、严格的投票和计票工作,会议选举产生了由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美国的75名专家组成的第一届中国药理学会网络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其中常务委员19人,副主任委员5人,主任委员1人。该专业委员会是中国药理学会成立的第26个专业委员会,标志着中国药理学会在引领网络药理学这一药理学和药学领域重要学术前沿不断进步和发展迈出的坚实一步。
选举结束后,中国药理学会名誉理事长林志彬教授、理事长杜冠华教授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祥教授代表中国药理学会向新当选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及常务委员颁发聘书并合影留念。之后,在主任委员周文霞教授的主持下,大家就网络药理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未来的运行、发展及管理展开了讨论。其中,受邀专程前来参会的原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马宏建副主任应邀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副主任委员来鲁华教授、陈洛南教授和李梢教授,常务委员李学军教授、孙晓波教授和高秀梅教授,委员张兰教授和胡元佳教授等都进行了简短的发言。大家纷纷表示,作为近年来生命科学发展到系统生物学阶段产生的交叉学科,网络药理学已受到国内外药理学家和临床专家及新药研发专家乃至系统生物学、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研究领域的高度关注与重视,被认为是药理学乃至药学领域的重要学科前沿和发展方向,在此大背景下,中国药理学会成立网络药理学专业委员会非常必要且正当其时,为整合我国在此领域的优势学科和人才资源,加强交流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有望对我国网络药理学研究迈向世界前沿起重要推动和引领作用。本专业委员会汇聚了国内和部分国际网络药理学领域顶尖的专家,可以说是高手云集,大家对委员会充满了信心和期望,表示将积极参与专业委员会的工作,一起在中国药理学会旗下,在不同学科专业领域,如计算、实验、临床等之间建立广泛的联系,取长补短,各自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开展更多更好的交流及合作,切实解决新药基础及临床研究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我国网络药理学、药理学、新药研究、中医药学发展等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大家也纷纷预祝专业委员会工作顺利、越做越好。
网络药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结束后,开始了首届网络药理学学术会议。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78篇,内容均为网络药理学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在该会议上,与会代表就网络药理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以及网络药理学的理念、原理、技术在新药发现、疾病机制揭示、疾病生物标志物寻找、药物靶标辨识、药物药理毒理研究中的应用等议题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
上午共有两位专家做了大会报告。首先在沈阳药科大学吴春福教授主持下,浙江大学药物信息学研究所程翼宇教授做了题为“网络药理学核心技术研究进展”的报告。程翼宇教授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医药科技产业的挑战与机遇、网络药理学关键技术需求、网络药理学核心技术平台的建立和取得的成果进行了详细介绍,是一个非常系统全面的学术报告,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赞誉。接下来,在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李学军教授主持下,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来鲁华教授做了题为“基于生物网络的药物设计”的报告,来教授围绕系统生物学的发展为药物发现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炎症相关花生四烯酸代谢网络研究、网络拓扑结构与组合用药关系、药物结合动力学性质与药效的关系、别构化合物设计等做了精彩报告,既有新颖的学术观点,又有大量的实例和数据,使与会代表们深受启发,会场时时响起热烈掌声。
下午共有12名专家做了专题报告。第一阶段报告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孙晓波教授和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张永鹤教授主持,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高秀梅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陈洛南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筛选中心李佳教授、清华大学生物信息学研究所李梢教授、南开大学大数据技术研究所杨征路教授、汤森路透科学与解决方案部李寅博士分别就题为“基于临床的中药复方作用网络研究”、“Identifying critical drug targets of complex diseases by dynamical
network biomarkers”、“网络药理学与新药发现”、“网络药理学与中医药现代化探索”、“大数据相关技术研究简介”、“发掘药物的潜在临床价值----通过CBDD进行药物再定位的方法及案例分析”做了专题报告。第二阶段的报告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陈乃宏教授和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王忠教授主持,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计算生物学研究所韩敬东教授、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周文霞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永华教授、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与控制研究所彭双清教授、中山大学测试中心苏薇薇教授、军事医学科学院科技部张永祥教授分别就题为“Inferring regulatory networks from high-throughput
heterogeneous data”、“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药物组合靶标研究”、“中药系统药理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基于毒性通路扰动的药物线粒体毒性预测研究”、“中药复杂体系基于网络药理学技术的药效靶点预测、组方规律解读及药理机制探索”、“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进展及发展思路”的报告。这些报告分别代表了网络药理学领域的多个不同专业方向或侧面,既有计算生物领域的,又有实验药理学领域的;既有化学药研究领域的,又有中药研究领域的;既有基础的,又有临床的;还包括大数据、国家科技计划等主题,可谓内容丰富,系统全面,精彩纷呈,使与会代表们享受了一场真真正正的学术大餐,会场自始至终座无虚席。
学术报告结束之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九处处长、药物学与药理学学科吴镭主任做了总结发言。他首先热烈祝贺网络药理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接下来主要介绍了他本人及基金委对网络药理学的认识,他说早在2009年医学科学部刚刚成立的时候基金委就曾提出过设立网络药理学重大研究计划的想法,后来于2012年设立了网络药理学相关的重点项目,这几年随着项目的进展,进一步感受到了网络药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及其对药物药理学科发展的作用,是一个值得重视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领域。但吴处长同时也指出了目前需要克服的一些问题,比如研究队伍主要为分子生物学、分子药理学方面的专家,而且以点、线上的研究居多,在网络上的研究不够。吴处长最后指出,网络药理学要真正发展,就需要多学科进行切实的交叉,其结合点的选择很重要,并寄希望专业委员会及年轻的科学家在网络药理学领域做出卓越贡献。最后,周文霞教授进行了简短总结并宣布会议闭幕,会议在一片热烈持久的掌声中圆满落下了帷幕。
本次会议学术气氛浓厚,安排紧凑,通过大会报告、专题报告,充分反映了当前国际、国内网络药理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发展前沿,展示了该研究领域的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成果。与会代表普遍认为,本次会议不但学到了新知识,获得了新信息,开阔了视野,而且还结识了很多交叉领域的新朋友,收获很大,是一次圆满、成功的高水平学术会议。此外,代表们纷纷对组委会为本次会议所做出的精心的准备和会议期间的优质服务表示感谢。本次会议的召开,对于我国网络药理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以及网络药理学本身的学术进步与发展,都将发挥积极地推动作用。
会议照片详见附件:会议纪要.rar
(中国药理学会网络药理学专业委员会程肖蕊供稿,刘征云、孙红摄影)